发布时间:2025-08-26 点击:22次
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发布《关于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旨在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,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深度融合,提升全民健康水平,同时为国家培养更多高水平运动员,这一政策的出台,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。
近年来,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,全民健身已成为社会热点话题,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赛场上屡创佳绩,但基层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,为此,国家体育总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,制定了这一《意见》,力求通过政策引导,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“双轮驱动”。
《意见》明确提出,到2030年,我国将建成更加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,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.6平方米以上,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超过45%,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将进一步优化,形成更加科学、高效的选材、训练和竞赛体系。
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
《意见》要求各地加大体育场馆、健身步道、社区体育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,尤其要关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体育设施覆盖,政府将通过财政补贴、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,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设施建设和运营,确保群众“健身有去处”。
推动学校体育改革
学校体育是培养青少年体育兴趣和竞技人才的重要阵地。《意见》提出,要严格落实“每天锻炼一小时”的要求,增加体育课时,丰富校园体育活动,鼓励中小学与专业体育机构合作,建立“体教融合”模式,为有潜力的学生提供专业化训练支持。
完善社会体育组织体系
体育总局将支持各类体育协会、俱乐部的发展,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群众性体育赛事,还将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,提高基层体育服务的专业化水平,让更多群众享受到科学、安全的健身指导。
优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机制
在竞技体育方面,《意见》强调要打破传统“唯成绩论”的选拔模式,更加注重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和长期规划,国家将加大对基层体校、青少年训练基地的投入,同时推动高校、企业等社会资源参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,形成多元化的人才输送渠道。
促进体育产业创新发展
体育产业是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。《意见》提出,要大力发展体育旅游、体育科技、体育传媒等新兴产业,鼓励企业研发智能健身设备、数字化训练系统等创新产品,为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提供科技支持。
新政策发布后,社会各界反响热烈,多位体育学者表示,这一政策的出台具有里程碑意义,不仅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期待,也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。
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李明指出:“过去,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现象,这次政策的亮点在于,它强调了两者的协同发展,既能让普通群众受益,也能为竞技体育挖掘更多潜力人才。”
基层体育工作者也对新政策表示欢迎,某社区体育中心负责人王女士表示:“政策提出要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,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好消息,我们可以为居民提供更专业的服务,真正让体育融入日常生活。”
随着《意见》的逐步落实,我国体育事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,全民健身的普及将进一步提升国民体质,而竞技体育的优化则有助于我国在国际赛场上取得更好成绩,更重要的是,体育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,将在促进社会和谐、增强国家软实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。
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联合教育、财政等多部门,制定配套实施细则,确保政策落地见效,也将定期评估政策实施效果,及时调整优化,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可以预见,在政策的有力推动下,未来我国的体育事业将更加贴近群众需求,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的协同效应也将进一步显现,mk体育中国为建设体育强国奠定坚实基础。
在刚刚落幕的2023年亚洲皮划艇锦标赛上,中国皮划艇队以出色的表现成为全场焦点,共斩获三枚金牌、两枚银牌和一枚铜牌,展现了亚洲顶...
2024年世界冰壶锦标赛于近日在加拿大卡尔加里拉开帷幕,中国冰壶队以全新阵容出征,在首日比赛中表现出色,以两连胜的佳绩惊艳亮相,...
随着夏季转会窗口的开启,全球足坛再度陷入疯狂,各大豪门俱乐部纷纷挥舞支票簿,试图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,今年的转会市场格外热闹,...
在刚刚结束的国际速度滑冰世界杯分站赛中,中国速度滑冰队表现抢眼,多名选手刷新个人最好成绩,为国家队在2026年米兰-科尔蒂纳冬奥...